“而且依着宜修心中算计,莞妃此时不将贵妃之位占住,莫非还要等着仇人起复,再得晋位之喜,来恶心自己?”
“可这番动作,却有些急躁,皇帝的神色染上一缕不明意味,终究是没有拒绝。”
“皇后贤德,那就按你说的办,封淑妃为淑贵妃吧。”
“皇帝语调之变,立刻让宜修心中有所警觉,稍微一思忖,便已经明了对方心中的想法。”
这是担心自己与淑贵妃‘同流合污’,为弘昭谋算他的帝王尊位吧,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皇上这话,臣妾倒是不敢应了。”
“皇上体恤淑贵妃多年辛苦,才下了这样的恩旨,怎的如今这功劳,都成了臣妾的?贵妃若是知道了,万一只顾着谢臣妾而忘了皇上,可不就白费皇上一片心意了?”
宜修极少有在皇帝跟前有如此调笑之时,一时殿中气氛瞧着倒是缓了下来。
“朕之所愿,便是后宫和睦,皇后贤德,才得如此,朕也该好好谢谢你才是。”
“皇上此言,臣妾愧不敢当,后宫姐妹和睦,自是皇上龙威所致,再有太后坐镇寿康宫,自然一切无虞。”
如此,此话题就此略过,皇帝又开口道“弘时的福晋近来如何了?身子可还康健?可能探出腹中是男是女?”
“皇上盼着长孙,臣妾也是如此呢,前两日请安之时还问过齐妃,说福晋身子康健,瞧着肚子尖尖,想来定是个阿哥。”
“嗯,弘时有功,齐妃同样如此,朕想着,也该好好恩赏齐妃才是。”
宜修眉眼微微一抬,此言何意?
妃位越过四妃之数也就罢了,莫非贵妃也要如此?
“只是宜修却不在意这些,所谓宫规祖制,不都是为帝王者一句话罢了?”
“皇上可是有意,趁着淑贵妃晋位,也一并晋了齐妃的位份?”
“只是宫规祖制言明,贵妃只可为二之数…”
“皇帝看似迟疑,但话中的意思,宜修却听的清楚明白,心中更是不可遏制的涌起一丝凉意。”
明明先前还无此意,这短短片刻,便因为自己提了淑妃晋位,而心起疑窦。
“皇上多虑了,宫规祖制乃是先祖所定,皇上亦是天子,缘何就更改不得?且先前妃位上,不也越过了四位之数吗?”
“皇上体恤后宫姐妹,稍有逾越,臣妾认为,并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齐妃庸喏,弘时同样如此,莫说是贵妃,就是立时封了皇贵妃,又能阻挡自己分毫?”
宜修自然是全不在意的。
只是倒是她这般态度,让皇帝心中疑窦稍退。
但纵使如此,也没有收回诚意的想法。
“既然皇后也是一样的意思,那此次就一并晋了齐妃为贵妃吧,册封之事,就要辛苦皇后,一手操办了。”
隔天一早。
景仁宫。
苏培盛捧着圣旨进门,除却宜修,旁人都是不解之色。
但苏培盛也没让众人久等,给皇后行了一礼,便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淑妃安氏,丕昭淑惠,淑慎性成,早着淑仪,恪恭职守。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策,晋为贵妃,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齐妃李氏,温良俭让,璞玉浑金,温融敦厚,谦顺居心。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策,晋为贵妃,钦此!”
两道圣旨齐出,莫说是齐妃,就是安陵容自己,也是满脸错愕。
苏培盛朝二人行了一礼“二位贵妃娘娘,还请领旨谢恩。”
两人对视一眼,安陵容这才拉了齐贵妃一把,齐齐起身屈膝“臣妾领旨,谢皇上隆恩。”
待收下圣旨,苏培盛却复又转身,又接过一道圣旨在手。
众人心中正疑,苏培盛已经再度开口道“淑贵妃接旨!”安陵容不解其意,下意识看了宜修一眼,见对方目中唯有笑意,心中这才稍微安定。
又起身屈膝跪下“臣妾接旨。”
“淑贵妃安氏,诞育皇嗣有功,协理六宫辛劳,着赐满军正黄旗之身,赐姓安佳氏,钦此!”
“苏培盛宣旨之声磅礴,虽不过短短几句话,内容却是让安陵容与殿中一众人等目瞪口呆。“
抬旗之荣!
便是年家势力鼎盛之时,华贵妃也未得此殊荣!
如今竟轮到了淑贵妃,真是时也命也。
众人震惊错愕有之,安陵容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饶是她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自己此生竟能得此恩赏。
安氏…
安佳氏…
“所谓造化弄人,便是此说吗?安陵容神色不由添上几分恍惚,直到后方传来一道声音。”
“淑贵妃这是太高兴,倒忘记谢恩了。”
宜修的声音拉回了安陵容的思绪,一个头磕到底“臣妾谢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