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希特霍芬,你到底干了什么?!”
航空队司令恩斯特·冯·霍普纳(ErnstWilhelmArnoldHoeppner)那如同被惊扰的夜枭一般的尖叫声,从前线后方的德意志帝国空军司令部传出。声音仿佛能穿透墙壁,直直地传到战线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这尖叫声音的背后,站着的是脸色同样严峻的参谋长赫尔曼·冯·德尔·列特·汤姆森(HermannvonderLieth-Thomsen),他虽然没有喊出声,但从那紧抿的双唇和阴沉的脸色,已经足以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至于汉斯,他从柏林一路马不停蹄的狂奔而来,风尘仆仆,那脸色自然更不用说了。
本以为他不会这么冲动,可曼弗雷德这家伙,终究还是惹出大麻烦来了。
他实在忍不住,竟自作主张让同僚给勒内·冯克送去了决斗书。
“。。。。。。我既没打算输,也没打算死。我一定会赢回来,请准我出战。”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你难道还不明白,现在这副身体早就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了吗!”
可我们的红男爵却仿佛真被什么红色彗星附身了一般,脸上丝毫没有流露出悔意,只是反复地说他要去跟冯克一战。
当然了,正被皇帝和法金汉连番质问“你到底是怎么管理的飞行员”的霍普纳,只能一脸痛苦地捂着后颈,像是随时会晕倒一般。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汉斯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冯克接受了决斗,而一心想要扭转战局的法国人,正大肆宣传这场对决。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私人恩怨,而是攸关两国尊严与荣誉的国家事件。”
更何况,就像法国所图谋的那样,这场决斗的结果必然会对战局造成极大影响。
在这场大战中,“红男爵”的象征意义,早已到了如此程度。
“这场决斗已经无法避免。而且,赢得这场决斗的,必须是红男爵,这一点无需多言。”
“但您也清楚,在天空上的胜负,谁都无法断言。根据情报,法国方面正毫不吝惜地为冯克提供最新机体和支援。”
“正因如此,我们也不能吝啬支援。所以,我从莱特公司带回了这个。”
“汉斯。。。。。。!”
别用那种感动得快哭出来的表情看我啊,混账。
你闯下的祸,就准备在决斗前被我往死里操练吧。
。。。。。。
从里希特霍芬向冯克提出决斗请求那天起,已过去整整一周了。
1914年11月4日。
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与神枪飞行员勒内·冯克,谁才是这场大战中最出类拔萃的王牌飞行员,命运之日终于来临。
“一定要赢,活着回来,勒内。”
回想着与吉内梅等战友们的最后对话,勒内·冯克紧握着操纵杆,手上青筋毕露。
正如他们所愿,自已绝不能输。
母亲、战友、上级,乃至整个法兰西的人民,都期盼着他能战胜红男爵。
就连福煦司令和总理克列孟梭都亲自赶到前线为他鼓劲,可见这场决斗的分量。
以往这些关注和宠爱总被那体弱貌美又善于交际的吉内梅独占,冯克对此其实一直心怀嫉妒。而如今,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那份目光给予的力量。
“——所有人都在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而这一切,仅凭冯克所驾驶的这架崭新战机,就已不言而喻。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SPADS。XIII。
以缴获的“阿德勒”战机为蓝本,法国军方悉心研究后开发出的新锐战斗机。性能上与阿德勒旗鼓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头真正的空中猛兽。
只可惜开发完成太晚,导致法军航空队至今尚未广泛配备,也未能充分操练。
也正因如此,法国方面绝不愿错过这次彻底打破德军空战神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