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中见朱元璋顿时双腿一软,拼命地磕头。
“陛下,微臣罪该万死!这一切确实都是那些监生个人的肆意妄为,与国子监整体无关,更与微臣毫无干系啊!请皇上明察秋毫,饶微臣一命!”
朱元璋怒哼一声。
“朕让你主持国子监,是期望你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培养国家之栋梁,可不是让你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敷衍塞责,如此恶行,朕如何能容忍!把他拉下去,廷杖三十,以儆效尤!”
朱元璋话音刚落,立刻有几位身材魁梧的护卫迅速上前,将宋大中拖了下去。
板子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声声入耳。
虽说这些锦衣卫们执行刑罚时并没有刻意为难宋大中,但这一顿板子下来,也打得他皮开肉绽,整个人几乎站都站不起来。
下朝之后,宋大中往日的那些朋友们纷纷前来慰问。
可他自觉此次受罚颜面尽失,哪里还有脸见他们,于是紧闭大门,拒绝见客。
好在这伤势看起来触目惊心,实际上大多只是皮外伤。
经过精心调养,没过三五天,也就逐渐痊愈了。
然而,这几天里宋大中是越想越觉得憋屈。
就在皇帝罚他闭门思过的时候,他悄悄化了妆,改了装扮,避开众人的耳目,急匆匆地赶往了淮安。
抵达淮安后,宋大中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朱允炆。
他一见到朱允炆,马上泪如雨下,嚎啕大哭起来。
“皇太孙,吴王殿下如今飞扬跋扈,肆意欺人,实在是太过分了,您可得为微臣做主呀!”
朱允炆听了他的哭诉,神色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他往外面瞅了瞅,满心担忧地说道:“孤现在已经不是皇储了,切莫再如此称呼,叫我淮安王吧!”
宋大中泣不成声地说道。
“殿下啊,在老臣的眼中,您自始至终都是那当之无愧的皇太孙!您宅心仁厚、礼贤下士,这大统之位由您继承,实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殿下切不可妄自菲薄,丧失了信心啊!”
朱允炆自从被贬为淮安王之后,心情一直极度郁闷。
他觉得自己丢尽了颜面,整日便躲在淮安王府中,不敢迈出府门一步。
今日,竟有一位国子监祭酒前来真心实意地向他跪拜,这让他又开始自信起来了。
朱允炆刹那间感觉自己又重新找回了往日的风采。
他连忙弯腰,亲自将宋大中扶了起来,和颜悦色地说。
“宋大人,快快请起,您不必如此多礼,您乃是朝廷的忠臣,亦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日后孤王有诸多要事还需仰仗您的支持与帮助,不知这段时间,朝中究竟发生了哪些重要之事?”
宋大中闻言,立刻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将朱允炆离开朝堂后的种种大小事宜,事无巨细地一一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