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免费阅读 > 第033章(第1页)

第033章(第1页)

钱满仓表示吃惊,什么菜需要加糖,莫不是糕点或者甜汤。直到他见识到了红烧肉和糖醋鱼,他觉得这白糖不愁卖了。最起码酒楼饭店肯定要买许多白糖备用。

而且他还从这两道菜中受到启发,似乎白糖也能用在其他菜色上。

陶安然用两道菜征服了钱满仓,但转瞬又有了主意。他说道:"我觉得你说的要高价卖给那些达官贵人的主意也不错。不过不用这白糖,用冰糖。"

"冰糖?"钱满仓表示疑惑,听这名字似乎是与冰有关。

陶安然开始解释:"冰糖就是像冰一般晶莹透亮的糖块。它就是用糖霜溶于水,直到水里溶液饱和,放根棉线给个支点,静静等待几天便会有成块的糖凝结在一起,糖块雪白如冰,就是冰糖。"

钱满仓似懂非懂。

陶安然接着说道:"就是凝结的时间太长,所以我就没做。不过你可以试试看,成功的话,可以提高价格不卖给平民百姓,专门卖给达官贵人。"

钱满仓眼睛发亮,直呼:"妙啊,妙啊!这样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能买到符合他们身份需求的糖了。那这生意还愁赚不了钱吗?"

钱满仓畅想了一下客似云来再赚得盆满钵满的场景,简直是做梦都要笑出来了。等他冷静下来,连忙问道:"王妃,这冰糖的做法,还请您细细描述一下。"

陶安然似笑非笑地指着协议,"我们之前签的协议好像并不包括冰糖的做法。"

钱满仓尴尬了,他为了掰扯分成的事情,协议写得很细,特别标注了白糖的制作方法。这下成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钱满仓苦笑,只希望这次和王妃重新掰扯冰糖分成的事,王妃能够手下留情。

陶安然看着钱满仓立刻拉下的苦瓜脸,眉头不自觉就皱了起来。他虽然有心想多赚一点钱,但他实在是怕一个大男人在他面前涕泗横流地卖惨了。那场面实在辣眼睛。

所以,就在钱满仓酝酿情绪准备继续之前的说辞之时,陶安然连忙抬手制止,"好了,算上冰糖,我们也还是按之前的分成算吧。"

钱满仓简直不敢置信,王妃居然这么好说话。他立即重新与王妃再立了一份协议。直到两份协议和冰糖的制作方法都揣在怀里,钱满仓才放下心来。

钱满仓得到了想要的技术,就该告辞了。就算西北民风开放,旁边也一直都有人在伺候着,但他一个下属一直留在王妃的雪霁院里影响实在不好。

就在钱满仓准备告辞时,看到了王妃拿出的一本账本。以他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一本账本,但又似乎与平常的账本不一样。

他一时有些好奇,不由问道:"王妃,这是账本吗?好像与平常的账本有些不一样?"

陶安然拿在手里的正是之前关于炼盐分成的账本,只是原账本太过繁琐,他用自己的方法重新誊写简化了。

此时听到钱满仓问起,陶安然便回道:"这就是之前你给我关于炼盐分成的账本,我给它重新誊写简化了一下。现在还没弄完,你要看看吗?"说完便把账本递给了钱满仓。

钱满仓连忙接过,然后发现上面的一些目录他都看明白了,只是一些奇怪的符号他看不懂。不过就算看不懂那些符号,他也明白这账本比之前的账本简洁明了多了。

当初他送来的账本可是有厚厚的一本,现在这个账本就算没有誊写完毕,也能看出比之前的账本要薄很多。如果他学会了这种记账方法,以后记账的话也就更加明确简单了。

钱满仓抱着账本恋恋不舍,他厚着脸皮问道:"王妃,这上面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陶安然一看,就知道他指的是阿拉伯数字。他回道:"这是代表数字的符号。比如这像根棍子一样的符号,就代表一。账本中用这些符号替代数字,能更简单明了,而且节省时间空间。"

钱满仓点头,他一个常年在外做生意的人对账本最是了解不过。这种方法确实好用。他想着既然已经开口,不如再厚着脸皮问到底。

于是,钱满仓继续问道:"王妃,这种记账方法属下从未见过。不知王妃是从何处学来的,您看属下能学吗?"

陶安然看向他没有说话,直到把人看得冒冷汗了,才悠悠回道:"这个记账方法叫做借贷记账法,你如果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不过。。。。。。"

钱满仓一听到可以学就激动了,再一听到"不过"两字,顿时心就被吊起来了。他连忙问道:"不过什么,王妃有何吩咐,尽管开口。只要我钱满仓做的到,一定尽力去做。"

不是钱满仓太郑重,实在是他能看出这种借贷记账法的好处,以及价值。以他的阅历,这方法恐怕价值千金。只是他实在不敢和王妃开价,因为手里实在是没钱。

陶安然看他那仿佛能上刀山下火海的样子,笑道:"别紧张,不用让你去做什么大事。我听王爷说你在外面是走南闯北的做生意,那你应该去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东西。我想让你帮我找点东西。"

钱满仓的心放了下来,只是找东西不难。他走南闯北多年,见识过很多新鲜玩意,说不定就有王妃想要找的东西。

他信心满满地说道:"王妃想要找什么?江南的精巧首饰还是蜀地的精美绣品,或者海边的黑珍珠,属下都能找来。"

陶安然摇头,"我要找的不是这些,应该算是一些植物。比如一种会开花的植物,他的花骨朵和荷花有点像,但开花之后花瓣是白色的丝絮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还有一些别的,一时也说不清楚,我画给你看。"

钱满仓从王妃开口说得第一个东西就开始皱起眉头,花瓣像丝絮一样的花,他从未见过。更别说后来看到的画像,还有在土里长大的圆圆的东西。他不光没见过,更是连听都没听过。

陶安然一看钱满仓的表情就知道,就算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也没见过他说的东西。在这寒冬中,看来想要有件棉袄是不可能了。

他不免有些失望,"这些东西我都是从书里看到的,有很多用处,你仔细留意看看能不能找到。如果能找到的话,多多益善。"

钱满仓收起这些植物画像,准备回去以后再问问商队里的其他人有没有见过。就算没有,他们下次走商的时候,也可以一路走一路找一找。

略过找东西这个话题后,陶安然便把借贷记账法教给钱满仓。除了一些阿拉伯数字要记住,剩下的记账技巧钱满仓很快就学会了。大概是有着多年的记账经验,他简直一点就通,甚至举一反三。这让陶安然这个老师当得很是欣慰。

于是在耽搁了几天学会了借贷记账法后,钱满仓终于离开王府开始行商,顺便帮王妃寻物。

而陶安然也没闲着,他找李管家要了在云州城里的一间店铺。铺面不大,但后面有个院子,里面有口井。有这院子刚好能够清洗豆子和磨浆。

于是陶安然故技重施,在府里找来一些肯吃苦的丫头教会了她们做豆腐。然后人手齐备之后,云州城里的豆腐店便开张了。

这豆腐在这云州城里是新鲜东西,刚开业时陶安然便安排人好好宣传了一番。比如一块豆腐一文钱,买三块送一块。而且旁边架个大锅,做个简单的白菜豆腐汤给路过的人尝尝。

一旦有了第一个人开始尝试,体验到了豆腐的嫩滑口感,接下来便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时候,店里的人便可以说店里招学徒,只要交五斤豆子,便能来店里学会如何做豆腐。出师之后也能自己做豆腐卖,只是豆腐价格不能有太多波动。

同样一开始是没人相信没人敢尝试的。但历史的相似性在于,同样也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有了第一个敢于尝试的人,后面的人见到了好处,自然跟着尝试。后来一时间大街小巷都是卖豆腐的生意。不光城里如此,城外的村庄也是如此,继火炕之后的豆腐成了他们的新话题。

有头脑的人开始储存豆子,豆子的价格开始上涨。不过因为豆腐的价格始终把控,所以豆子的价格没有涨得太高。但卖豆子的人家倒也赚了些钱。不卖豆子的人家可以卖豆腐同样赚钱。曾经家里没有粮食只有豆子的贫苦人家,眼前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

豆腐成了云州及周边地区冬天里的一道美食。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豆皮豆干之类的豆制品也被人制作发现,于是冬天里桌上的菜色开始变得丰盛起来。

而时间也筛掉了一些不坚持不努力的人。从一开始的满城皆是豆腐,到后来的几家固定的豆腐铺。有些人用勤劳的双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面带微笑地赚钱,改变了自己及家人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