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卡尔文商会的粮食采购正在绝赞推进中。
等过些时日,一批批马车就会从南方驶来,将沉甸甸的粮袋送入赤潮领。
可路易斯心里清楚得很,光靠买粮,是远远靠不住的。
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北境的冬天可不讲情面,真正想熬过去,光靠外部支援是不行的。
万一雪线提前、运输受阻、敌人趁虚而入……
这些变数太多了,因此他不敢完全把希望压在“外面”。
“我们得未雨绸缪,要多手准备。”
于是几天后,他便提出了两项应急计划,能在赤潮领内部,多多少少增加粮食的那种。
第一项,是利用赤潮领境内的地热温泉区域,建设“小温棚”系统。
虽然赤潮领位于北境冰雪之地,但却有几处罕见的温泉地带。
常年蒸腾着雾气,在冬天就连地上的积雪都化得干干净净,地面温度在冬天都甚至能维持在零度以上。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这不过是几处“稀奇的热水坑”。
但在路易斯眼中,这是全领地最宝贵的种田资源。
他站在一张记得密密麻麻的地图前,再往上花了几个圈出来,把这个小温棚放在这几个温泉旁。
经过详细设计后,他将这件是交由农业官米克负责。
“动员人手,就地取材,先建几座。”
米克瞪大了眼睛,虽然他完全不知道路易斯这么做的原因,能不能行?
但完全没有反对,只是重重点,他对于路易斯的话语向来百分百遵从的。
路易斯设计的小温棚结构不复杂。
用粗木支起弯拱形骨架,外层盖上兽皮与厚麻布,再用泥土封得严严实实的。
温泉水则通过导管引入棚内,形成循环的热气走廊。
不需火炉也能把棚内温度稳定在作物的生长线以上。
因此即使外头风雪交加,棚里也能依旧温暖如春。
当然种什么,也很关键。
“我们不求高产,只求快。”路易斯的要求极为明确。
在种子库精心挑选后,决定第一批种下的是以下这三种作物:
快生菜,只需二十天即可采收,虽味道寡淡,但长得快、吃着饱,是平民口粮的第一选择。
冬萝卜,成熟期略长,但胜在产量高、保存久。煮汤、腌制、煮粥都合适,营养也不错。
地龙草,药食两用,根茎粗壮,不仅可入药,还能搭配杂粮熬成一锅御寒药粥,对孩子和老人尤其重要。
于是路易斯一声令下,工匠们就按照路易斯画的图纸只,在温泉边叮叮当当建了起来。
几天后,温泉地带的第一批温棚建好了。
几座低矮的棚屋静静立在蒸腾的水汽中,温泉旁的地热区。
木架粗壮,棚顶覆着兽皮和麻布,挡住了初秋的凉风。
温泉水顺着引流槽缓缓流动,为棚内送来地底的暖意。
路易斯掀开棚布,俯身看了一眼。
一排排快生菜苗,已经悄悄从土壤中钻出嫩芽,泛着湿润的青绿,在灰褐色的泥土里透出一股蓬勃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