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结果竟是这般简单!
“此人要么是胆小如鼠,畏敌如虎,要么是目光长远,极为果决,却不知究竟是哪一种?”季秋心中暗道。
主簿走到季秋身前不远处,躬身行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在下戏忠,为袁家军营主簿,代表袁家军营投降,却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戏忠?莫非是以志才为字的颍川郡人戏忠?”季秋眼中异色一闪,随即问道。
戏忠微微一愣,说道:“学生的确是字志才,也的确是颍川郡人,莫非阁下听说过学生?”
“自然听说过,只是没想到先生竟是袁家军营的主簿!”季秋轻笑道。
戏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人,是曹操早期谋主。
在曹操势力初起,急需智谋之士辅佐时,戏忠经荀彧举荐,登上历史舞台。
彼时曹操面对诸多困境,内忧外患不断,而戏忠凭借卓越的谋略天赋,为曹操出谋划策,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
军事方面,戏忠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
在曹操讨伐董卓时,因董卓兵力强盛,曹操贸然追击遭遇大败,士气低落。
戏忠冷静分析局势,建议曹操先积蓄力量,稳固根基,不可急于求成。
曹操听从建议,退回陈留,暗中发展军事力量,训练士兵,储备粮草,为日后的军事行动打下基础。
政治上,戏忠帮助曹操广纳贤才,构建了强大的智囊团。
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协助曹操制定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使得天下英才纷纷归附。
枣祗便是在戏忠的推荐下,为曹操带来了钱粮资助,解决了曹操军队的后勤保障难题,让曹操在战争中无后顾之忧,得以大破吕布。
可惜天妒英才,戏忠英年早逝。
曹操痛心疾首,感慨道:“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因戏忠身死,曹操再次向荀彧求取智谋之人,荀彧才举荐了郭嘉。
所以历史上也有戏忠不死,郭嘉不出的传言。
不过季秋还真没想到,戏忠竟然是袁家军营的主簿。
袁家军营内皆是袁家之人,若戏忠是袁家军营主簿,那他也该是袁家之人啊。
未来怎会不追随袁绍或袁术,反而去了曹营呢?
季秋想到韩猛出营并未带着戏忠,与戏忠果断投降的行为,忽然心中一动:“难道……他是袁基的人?”
袁家诸子中,以袁基为首,是下任家主接班人。
但袁绍和袁术也有很大权势和势力。
这既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才能,也是因为袁家家主袁魄的有意为之。
对袁家这种大家族来说,其实治家跟治国也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把袁魄比喻成皇帝,那袁基就是太子,袁绍和袁术就是被皇帝扶持起来制衡太子的其他皇子。
韩猛听从袁绍的命令出营,那他自然是袁绍的人。
但袁家军营这么强大的一股力量,不可能完全掌握在袁绍手中。
必有其他人来插一手。
袁基会在这安排人手,实在是太正常了。
当然,袁术也可能安排人手。
不过考虑到未来戏忠没有投靠袁术,而是投靠曹操的结果,他应该不是袁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