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吴氏这边就得到了杨沅赴庆王之约的消息。
不过,双方见面,具体谈了些什么,却是无从打听的。
但只从见面的时间长短,吴氏就大概分析出了想要的结果,心头微微一松。
“恺儿看来是察觉到了一些风声,盯上那张位子了。”
吴氏淡淡一笑:“他却不知,越过他提名惇儿的,正是燕王。”
吴氏为自己这个二孙子的愚蠢微微摇了摇头,吩咐道:“赵恺再来请安时,叫他暂不必来了。
就说晋王需要静养,本宫与太后,也需要静养。”
内侍总管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
皇太后谢氏道:“杨沅既然提议由恭王继位,就不该赴庆王之会。”
现在赵宋皇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不过赵璩醒了,吴氏心头一块大石便落了地。
她知道,老赵家现在还能拴住杨沅这头猛虎的,就是璩哥儿了。
既然璩哥儿无恙,朝廷局面至少暂时也就稳定了下来,她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吴氏笑了笑,道:“不然,站在你的位置,当然不该见。
但是站在杨沅的位置,却是应该见的。”
眼下这局面,吴氏能商量事情或者倾诉心声的,也就只有这个儿媳和陪伴在一旁的孙女赵宁儿了。
由于庆王和恭王与皇位的敏感关系,现在反而有什么事都不能和他们商量。
倒是这老中青三代女子,身份更超然一些,所以可以在一起大大方方的议论此事。
吴氏道:“虽然不知道他和庆王说了什么,但老身可以断定,他不会透露自己的想法,但会稍稍露出口风,告诉庆王,皇帝确实要换人了。但……”
她看了看谢氏和赵宁儿:“但,帝位谁属,是要由两宫来决定的。”
皇太后谢氏疑惑道:“为何如此?”
吴氏笑而不语。
杨沅去见了已经被放弃的庆王赵恺,这就更叫人放心了。
这说明,杨沅还有邀宠之心。
他有邀宠之心,便说明他没有僭越君上、觊觎皇位的想法。
如果他为了平生抱负,亦或为了自保,想做一个权臣……
反正,儿子有能力却懒散成性,孙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有这么一个有能力的权臣主持大局,维系赵宋命脉,也未必不可以。
赵家的子孙,总不会一代代的全都不争气吧?
等到后代中再出一个如太祖般英武的人才,赵家的皇权,终有拿回来的一天。
吴氏意味深长地道:“如果他要做周公、伊尹、霍光,也未尝不可。”
……
“燕王是要做伊尹吗?”
说话的小书生唇红齿白,眉眼如画。
那整齐的漂亮的眼睫毛下,是一双带着甜意的杏眼。
肌肤分外白腻,漾着一种奶蜜般的润泽,比玉生香。
谁都看得出,这是易钗而弁的一位美少女。
穿男装只是为了出行方便,所以船上众人,倒也不会就把她当成了一个少年看待。
陆九渊笑了笑道:“慕易啊,你要知道,‘清君侧’这种事,纵然是万般无奈之举。
可一旦踏上这条路,也是再无回头余地的。
当今天子之所为,究竟如何,你我心中都有一个公断。
或许……,燕王以后,也只能做一个伊尹了。”
慕易不是这“小书生”的名字。
她小小年纪,看起来似乎最多也只豆蔻年华,瞪起眼睛来时,还有一丝奶凶奶凶的稚气呢。
所以,这也不是她的字。
但,“慕易”是她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