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从前有座寻仙山在线 > 第二十二章 前奏(第1页)

第二十二章 前奏(第1页)

“我还以为师祖你真要等到我履约后才会替她们治病呢。”杜玉小声说。

“我与你作约是为了给你找点事做,省得你整日瞎捣鼓你的玄九章,自废前途。”杜叔子瞪了他一眼,“霜月冷星都已经破一关,你却原地踏步,不正是因为滥用玄九章?”

杜玉讪笑:“我能入半步长生已经是侥幸中的侥幸,不奢望真能破七关而登仙。”他本就因蛊毒经脉寸断,又有玄道根基被毁,如今能成就半仙少不了师叔、师尊、师祖、花山狐妖们共同的努力。

杜鹃道人倒也不因他这没志气的话语恼怒,而是笑道:“欲者不仙。你倒是比其他人清醒得多。”

清醒?有吗?只是他对成仙这种事没那么渴望吧。如今半步长生已经实现,他更在意的是如何留住身边身为凡人的红颜知己们。

“师祖,你这药膏,是从哪里弄来的?”二人走在山路上,路过的樵夫向他们打招呼。

杜叔子并未隐瞒,微垂眼皮:“梁国王书林。”

梁国,王书林?杜玉在脑海中检索这个名字。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王书林正是定平年间的梁国宰相,师祖是去京都宰相手中要来的药方?师祖还有这种人脉吗?如果当年师叔所言不虚,师祖就是在这次欠下了王书林人情,才不得不出面处理万圣宸游最终殒命吧?

杜玉正犹豫要不要将师祖未来的命运说出来,却见杜叔子一抬手,一个玄色葫芦便出现在她手中。

察觉到杜玉好奇的目光,杜叔子解释了一句:“这葫芦名为‘称心如意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方便得很,我常有用,不能给你。”

杜玉点头:“我省得。”

杜叔子从葫芦中倒出几颗药丸,一口闷下,随即一摆手,玄色葫芦又凭空消失。

杜叔子吃下药丸后,气息明显平稳了许多。

“师祖您……身体有恙?”杜玉心中一紧。

“自然仙道便是如此。仙力长存,但这具肉身终究逃不过时间的磨损。”杜叔子平静地说,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早晚有一次世俗意义的死亡,我能做的不过是让它更有意义一些。”

世俗意义的死亡……对能在大道中穿梭,肉身横渡宇宙,不入五行轮回的仙人来说,所谓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仙人不死不灭,哪怕是世俗意义的死亡,也会在若干年后因为一只红毛狐狸的野心而轻易复生。死亡的意义对于仙人来说太过深奥,远比凡人理解得更加深邃。

“师祖,你……知道你会死?”

“是。人就是这么脆弱,远不如妖族。”杜叔子感慨道,“妖族有办法修得半步长生,凡人却因为资质悟性而不入其门。若不是问何妄立下大宏愿开辟武道,凡人早就沦为盘中鱼肉,如何能翻身做了这方天地的主人?往后妖族反噬,也不过是历史的周期反复罢了。”这番话似乎是故意说给杜玉听的。

杜玉若有所思,她似乎在告诫杜玉人妖相害是历史规律,不要试图去干预潮涨潮落。

明明最后干预最严重的是你自己……杜玉心想,哪怕是仙人,有时候也是言行不一的嘛。

今天杜叔子似乎心情不错,说了许多话,杜玉不愿错过机会,追着问:“师祖,大宏愿又是什么?可是佛家术语?”

“非也。”杜叔子背手,与杜玉经过莲子镇,绕了一圈又回到山路上,“登仙,本质就是夺天地造化以丰己身,何来夺而不还之说?故而仙者,需立下大宏愿,遍及世人,惠及天下,如此方可证明本心,仙心无暇。大神玄女的大宏愿便是以血肉化山川河流、万物有灵;问何妄的大宏愿便是开辟武道,人人如龙。这就是大宏愿。”

“师祖你的大宏愿是什么?”

杜叔子眼神恍惚:“……我行走人间千年,却也不知。”

杜玉闭了嘴。他意识到师祖的大宏愿是什么了,那便是灭尽神异,人妖两隔,绝地天通。历史的宿命、肉身的凋亡、仙人的宏愿,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终于解答了杜玉心底那个经年不散的疑惑:强如杜叔子,当年为何会兵解自灭?明明她只要想活着,有无数种办法维持生命。

妖若无了,仙又何存?只会引得无数知晓仙人存在之人——诸如世尊——贼心似火趋之若鹜,倒不如还天下一个玉宇澄清,天命自在。

这等胸怀气度杜玉自愧不如,他想他要是真狗运当了仙人,第一件要做的事肯定不是家国大事,而是给红颜知己们同样的寿元,然后躲到哪个小秘境里醉生梦死。

他本来还想劝说师祖为了姐妹二人留存性命,此刻也无了话头。同时心中难免泛起无力感,历史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他居然没有发现丝毫能改变的可能性。原本以为穿越回来能轻易改写悲剧,却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根本扇不起任何大风。

这种感觉很不好。很不好。

仿佛一片阴云始终盘桓在头顶,你知道将有惊雷到来,却不知它何时落下,也无法去做任何改变。

这样的情绪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笼罩着杜玉,特别是看到视生死于无物的杜鹃道人与勤勤恳恳的花山婆婆时。

也只有和叶霜月叶冷星姐妹在一起,他能暂时放下烦恼,享受这所剩无几的平淡与幸福时光。

用杜鹃道人带来的药膏治好瘢痕后,姐妹二人终于展露了那惊艳的美貌。叶冷星反倒戴回了兜帽,声称这幅模样远不如之前满脸瘢痕时有威慑力。而叶霜月则为了避免横生枝节,干脆不再下山,若有需求,一律托付给杜玉去办。

也不知是否预示着什么,明明治好了病,二人却离苍天门以外的世界更加遥远了,再也没有那天三人一起下山订做白袍时的闲散轻松。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杜玉手里的文书也多了起来,姐妹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多。

一切的一切,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杜玉有时夜间被恶梦惊醒,他梦到有人告诉他,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终,杜玉没有等到那个葫芦,却先等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之一。

这是定平十八年秋,一切骤变的开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