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影厂剪辑室。
曹任的皮包公司总共就那么大,和正经影视公司比起来就相当于细胞一样。
作为北电的一份子,还拉到了青影厂的投资,曹任自然就毫不客气地选择用学校的剪辑室了。
不仅房间用学校的,器材用学校的,就连剪辑师也是学校毕业的。
先不管最后片子能获得什么个结果,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就先让学校可以狠狠地得到一波满足感。
“师兄们,都来了啊!”
大清早,曹任来到剪辑室,就看到三位脸上已经有了沧桑之色,三十多岁男子正在做准备工作。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师兄嘀咕一声,“好了。”
大家便立刻开始工作了。
三个人工作,一个人指挥。
指挥的那个人就是曹任。
这不是因为曹任是导演,主要是因为曹任不大会剪。
《房间》用的是胶片拍摄,剪辑手法也很老套。
顾名思义,就是咔咔咔地把胶片剪开,然后再把需要的地方黏贴到一起。
这是曹任未曾触及过的盲区,前世自己开始拍片的时候,剪辑都是用的电脑,各种软件一通操作就好,图像色彩,亮度,字幕什么的,电脑上都能完成。
曹任后来学的也是这种。
重新回到胶片时代,曹任能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然后根据自己要的效果来提要求,三位师兄跟着剪,曹任的大手指到哪里,他们就剪到哪里。
四个人在剪辑室忙里的是昏天黑地的。
但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九点,也才刚刚完成了百分之十的粗剪。
速度稍微慢一点。
没办法,虽然曹任脑袋里有这部片的故事走向,知该该在哪里剪。
但曹任还需要在几段素材里挑选,选择演员表演的最好,效果最好的那一段。
有时候的差距是极其细微的,这时候就要纠结了。
一纠结,速度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
粗剪完成之后,复剪,精剪,定剪,曹任的速度快了不少。
一个月时间,片子定剪,曹任立马开始了其他后期工作。
……
2月10号,北方小年。
中午,曹任正好完成了《房间》的所有后期工作,成片顺利出炉。
心满意足地走出门,准备去觅食,发现刘师师就在外面等着呢,曹任不由地有些惊讶。
“咿,你怎么回来了?”
“我回来你很惊讶啊?”刘师师心疼地看了下曹任,手下意识地摸了下曹任的脸颊,“感觉你憔悴了好多啊!”
“那当然,好久没见你了,能不憔悴吗?为伊消得人憔悴嘛。”曹任张口就来。
“……”刘师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的吗?真的只是因为想我?”
“那肯定是,我指永定河发……”
“算了,你别糟蹋永定河了。”刘师师捂了下曹任的嘴,“我信还不行嘛,是不是出来吃饭的?走,吃饭去。”
“我见我们剧组的导演也不用这么忙啊!感觉你累多了。”肩并着肩往外走的时候,刘师师好奇地道。
“电视当然比胶片要简单一点,不用那么精益求精,大概过得去就行了。”
“当然,主要是这是我第一部长片,对我有不一样的意义,所以我比较用心!”
这可是他娘的自己两辈子的第一部可以上院线的长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