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位来自玄清教的修士站在她面前,向她发出邀请。
她亦心若古井,波澜不惊。
玄清教听着很不错。
但她不会考虑过去。
随着素衣女子的拒绝,男孩眼中的警惕之意消失了。
君既明暗自松气,复又说回正事:“想来,大火之后,素问官庙重建了。”
“是的。”素衣女子点点头,“官庙重建之后,撤去了守庙人的职位,庙门日夜敞开,不再设限。”
“原来如此……”
君既明沉思。
舒徊在神台中,陪同他听完了素衣女子的故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在庙里见到的是铜铸的素问雕像。”
不错。
一金一铜,相差得很远。
君既明朝着素衣女子提出了他和舒徊共同的疑问。
听完,素衣女子轻叹,“此事缘由,说来甚是可笑。至少,我是不信的。”
“哦?”
素衣女子嘴角抽动,语气嘲讽:“当官的查了半天,说素问庙失火是因为有贼子妄图窃取素问的金身雕像,与守庙人争执之中,打翻了火烛……导致了那场泼天大火。因此,为免后续再发生此类财帛灾祸,重建的素问庙,决意用铜铸雕像。”
说着,她摸了摸兄妹两的发顶。掌心里柔软的发丝触感,激动的心绪慢慢平静下来。
因为救下了小平和小安,并且自己也是自大火之中苏醒的缘故,素衣女子曾经对此事十分关心。
然而等城主府的定论出来,她便失望了。
这个解释漏洞百出,说服不了她。
看,这位万里迢迢赶过来的玄清教修士,也是这么想的:
“疑点很多。”君既明说道,“最明显的一点,素问庙对于素问城百姓、素家来说,地位都相当特殊。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放任大火将整座庙宇烧完?”
火灾初起时,就应该有预防措施了。
对修士而言,灭一场凡间的火,并非难事。
除非——
除非,他们一开始就想让这场火烧起来,越大越好,才会放任不管。
“是啊。”素衣女子轻叹,“偏偏就有那么巧,那一天,城主去洲主城述职了,素家的家主闭关了……大火,烧红了素问城的天。”
她看向君既明:“但是,真的有这么巧吗?”
君既明:“我不信巧合。”
素问庙起火一事,定有内情隐而未发。
“我也不信。”素衣女子微微一笑,惆怅道,“可惜,我缚于此不得出,查探不到更多的消息了……对了,玄清教来素问城,是想知道素家哪里不太平么?”
君既明沉吟片刻,说道:“是受人所托,前来查明不太平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