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个主力团各自出人,再加上一部分抗联老党员,匀一匀,加入新兵新组建个步兵团,既第至第团,第团隶属第一师,第o团隶属第二师,以此类推。
每个师下辖个步兵团,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团,外加警卫、防空、侦察等直属营级单位,以及一个野战医院,每个整编师加师部一共人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个师总兵力万人,再加个重炮旅,每个oo人,个装甲旅,每个oo人,骑兵旅ooo人,以及航空兵目前的ooo多人,再加扩编的防空旅ooo人。
挺进军总计一线主力作战部队总计约万千人。
最后就是二线部队,或者说轻装部队。
主力部队组建完之后,还剩下名新兵,以及各地过来投靠的抗日队伍大约oo名。
说是有ooo多,实际上一半是那些人的家小。
那oo多名各地武装人员没有打散,直接编成个警备团,既第、第、第警备团。
三个团分别驻守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这三个地方,由军部派人集中整训。
从地图上看,那一片面对的是热河方向的伪满洲军第军官区,那边有伪满洲国军个旅,压力不是太大,也不是什么战略要要地,装备用的也是之前那次战役缴获的鬼子关东军的装备,就算这个警备团集体叛变也无伤大雅。
实在是这些人里面存在敌特的可能性太高,必须先好好观察一阵子。
就他们刚来的时候,就有人不停的瞎打听,问挺进军的炮在哪儿,总共有多少人之类的问题。
所以真不是徐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说那些本地招的新兵,哪个不是老实巴交,哪儿那么多问题?
敌特也好,兵油子也好,总不能让他们混进主力部队。
要说这些人也是百战老兵,山地战、游击战经验丰富,只要最后确认没问题,那徐岩也不会让明珠一直蒙尘。
什么?他们不高兴?
不高兴就走呗,就比如霍进旗带来的那个三当家,说挺进军看不起他们,又受不了这里的军纪,那就走好了。
话说来了之后问这问哪儿的,这个三当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那位。
别人有问题的,让他别多问就不问了,这位倒好,不让他问,还在那儿逼逼赖赖觉得挺进军看不上他们。
要不是照顾霍进旗的感受,直接让安全处给他抓起来好好拷问是不是鬼子派来的奸细!
那么多逼问题呢?
徐岩的意思也很明确,本来打算召回的就只是那些老党员,因为挺进军缺干部,其他人愿意来的欢迎,但得自己有数,该让他们知道的总会让他们知道。
他也跟派到那个警备团的人说了,那些人里面有愿意走的,不用拦着,想走就走。
防着自己人?别闹了,嘴上喊几句就是自己人了?
把十几万人的安全寄托在这些人的可靠性上,是不是有点秀逗?
别说抗日抗了几年就可靠了,当初抗联司令员的警卫排长还是他亲手养大的呢!要不是出了那么多叛徒,抗联也不至于被彻底瓦解。
最后,就是那多新兵,初步整训之后挑出ooo人,结合原先军部警卫团的个营(其中一个扩编警备一团了),组建军部直属警卫旅。
余下的则继续挑出人组建个警备团,既第至第警备团,其中第团的也都是牧区的孩子,所以他们就调到了锡林郭勒,继续充实那里的防御。
其他的,分别按兵员家乡地址,驻守乌兰浩特、突泉县、扎鲁特旗等地。
当然不可能每个战士都是当地人,按兵员比例来的,某个团来自某个地方的人多,那这个团就驻守该地区。
算上第警备团,这个警备团在轻武器上跟一线主力部队完全没有区别,就是没有炮兵且减少了其他辅助兵种,平时训练也是按一线部队的标准,算是一线部队的补充兵力。
剩下的人则结合原工兵团,组建建设兵团,负责根据地范围内的道路修建和维护,便于将来的装甲旅、重炮旅等部队机动支援。
干部确实不够,但是也有好消息,老家那边表示咬着牙再给挺进军提供一批中高级的军政干部。
话说徐岩当时收到名单的时候,眉毛不禁抖了一下,因为那批调过来的干部里面又有不少熟人。
这不,今天他和大本事一起,来到锡林郭勒这边迎接新干部们的到来,因为里面有老兄弟,必须迎接一下。
然后也在老兄弟面前显摆一下咱家的航空兵。
喜欢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当政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