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婚次日的眉形相同。
“你是不是练过?”
齐珩颔首道:“大婚前练的。”
“为了我?”
“为了你。”齐珩眼含笑意。
江式微轻捶了下他的肩头,平日见齐珩颇为正经,却不料说起话来也是羞人。
齐珩笑着牵住她的手,道:“我曾下诏收集古籍,前些时日便有许多人献上,有千余数,如今都在秘书省,要不要去看看?”
“好啊。”江式微笑道。
——
自柳治平伏辜后,齐珩便属意了原秘书少监马怀素新任秘书监,秘书少监自是感恩戴德,原以为有柳治平在自己升迁无望,却不料今日能有如此提拔,恨不得以命酬报齐珩。
在秘书省可谓尽心尽力,连编辑、印刷都要亲自监督。
晋朝于文道上极为繁荣,诗人众多,便是小儿,也可作得诗。
又逢科举取士,但凡家中想走仕途的,少不得要大量购买书籍。
再是自高宗、睿宗两朝始,佛教兴盛,手抄本难以满足,印本便极为流行。
晋朝文道昌盛,自是有益家国。
马怀素一见齐珩,忙打揖作礼,又瞧见齐珩身侧的女子,虽眼生但也猜测出几分。
“臣见过陛下殿下。”
见二人并无异色,便肯定了女子的身份。
“朕和皇后想看看新进的那批典籍。”
“正在大堂里摆着,还未放入阁中,陛下殿下请。”马怀素躬身道。
江式微轻轻颔首。
秘书省的正堂有些闷热,楼大抵有三层。
江式微松开了牵着齐珩的手,走到堂中间那摞书籍中,有些惊讶道:“这是类书?【2】”
马怀素闻江式微此语,便知是懂行的,不免有些欣赏,道:“殿下好眼力,从民间收上的书中,独这《皇览》最珍贵。”
江式微浅笑:“类书之源,这是自然。”
江式微暗自数了数,道:“这一百二十卷都要封存起来么?”
马怀素道:“先有校书郎与正字照始本校对一遍,随后便拿去刊印,始本与刊印本都会分别封存起来。”
江式微点了点头,这法子确实不错。
“殿下,那边还在分类编纂,殿下可有兴移步一观?”
马怀素又意识到齐珩在侧,忙道:“不知陛下可有兴?”
齐珩看向江式微,见江式微眸中期盼,笑着点了点头。
编书的官吏见齐珩江式微入来忙行礼,齐珩扬了扬手。
“现下臣等在编辑《文馆词林》一书,收录自先秦至本朝的各体诗文,摽末之功,让陛下殿下见笑了。”马怀素苦涩地笑了笑。
“见笑倒没有。”
江式微随后又道:“对于一本书来讲,编者有时比作者还要重要。”
“作者作书,是将自己的意志书写于此,而编者编书,考虑的不仅是作者更是阅者。”
“编者的举心动念,对于一本书来讲何尝不是重要的呢?”